第一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8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可是,最终我还是答应了她的要求。起码,她选择相信了我。而我,亦有机会让她成为我真正的福晋。这世上,还没有我想要而得不到的女人。

她提出的要求,本来都不合规矩,可是我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自己也不明白,为何不愿看到她失望的眼神。她既然已经是我的福晋了,便该履行做福晋的义务,可我却不忍心逼她。

自己也不明白,对她,为何总是特别。

与她在一起,总觉得特别的放松,特别的舒服,特别的随意。

她难道不知道,一个女子随意出入青楼,会给她带来多少流言,甚至被有心人士利用,给她带来致命的伤害。毕竟,经过宫中的那些事,她已经名声在外。可是当她向我述说她的理由时,我还是不忍心拒绝她,答应了她的请求。

她的赈灾筹款办得很成功,十三弟对她刮目相看、赞赏有加。可是,我却高兴不起来,看到她教那些女子跳的舞,一想到如果是她在台上跳,心里就莫明的烦躁,胸口好像燃烧着一把火。

从什么时候开始,她能左右我的情绪了?

当看到马就要踏上她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身子护住了她。在那一刻,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我害怕,害怕自己再也见不到她,害怕自己从此失去了她。在那一刻,我才知道,自己待她为何如此特别。

原来,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爱上了她。

胤禛番外二

皇宫里长大的孩子,谁没有那份心,谁不向往那个位子,谁不想站在最高处俯瞰天下苍生。可是,自从我懂事后,我就知道,二哥将是我的君,我将是他的臣,因为他是孝诚仁皇后的儿子,是皇阿玛最心爱的儿子,是皇阿玛亲封的太子。

我尽力地辅助二哥,专心办差,因为我想当一个贤王,全心全意为百姓办事。

可是,二哥的所作所为,渐渐引起了皇阿玛不满,终于在四十七年,皇阿玛一气之下废了二哥的太子之位。但是,我知道,皇阿玛还没有放弃二哥,二哥在皇阿玛心目中的地位,我们兄弟谁也比不了,所以我一如既往地支持着二哥。

不出我所料,四十八年,皇阿玛又复立二哥为太子。但是二哥似乎没有接受教训,反而便本加利,更加骄纵,更加暴戾。我多次规劝他,他不仅不听,反而对我的态度也越来越冷淡。

看着二哥的所作所为,我开始怀疑,我这些年对他义无返顾的支持是不是值得,他真的适合那个位子吗?我开始确信,如果是我做上那个位子,我一定会比他作得更好。

刚开始,我有些被自己这个疯狂的想法吓呆了,可仔细想想,我为何不能做那个位子?我也是爱新觉罗的子孙,我也是大清的皇子,我也是皇阿玛的儿子,我为什么不能争!

八弟不是也看上那个位子了吗?他不仅亲近同宗贵胄,在江南文人中亦有极好的口碑。除了九弟,十弟,连我一母同胞的十四弟都追随他。

而我身边,只有十三弟。也许我觉得我跟十三弟同命相怜,所以我对他及其照顾,而他也喜欢跟在我身边。

终于,皇阿玛对二哥彻底失望了,在五十一年,再次废了二哥的太子之位。

虽然少了二哥这个竞争对手,可是还有八弟。八弟是有名的“八贤王”,而我是有名的“冷面王”,要比支持者,我是断断比不过他的。而且这次,十三弟也被牵连了进去,被皇阿玛关在了夹蜂道。

可是还有一件事,却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云儿居然支持我,她支持我去争那个位子。而且她还安慰我,告诉我,争即是不争。

我知道,她不喜欢宫廷生活,她不习惯被束缚,她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是,为了让我无后顾之忧,为了让我放手去做,为了我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她选择了支持我。

上天还是眷顾我的,让她陪在了我的身边。

为了十三弟,为了她,我不能输!

亮工是我的包衣奴才,他的才能我一直都很欣赏,我们间的关系也一直不错。但是我知道,他一直暗中与八弟有来往。为了让他不再三心二意,我决定娶他的妹妹惜玉。

可是我万万没有料到,因为惜玉,她选择了不告而别。

其实这件事也不能完全怪惜玉,是我自己的猜疑造成了我们间的误会,是我因自己的身份、自己的骄傲对她造成了伤害。

我疯狂地找她,可是她确如一道风吹走了,再也无迹可寻。如果不是每年那准时出现的生辰蛋糕,我都要怀疑,那只是一场梦。

心好像被掏空了,我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在皇阿玛交给我的差事上。皇阿玛似乎越来越信任我了,把一些重要的差事都交给我去办。

可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她。想起她的笑,想起她的泪,想起她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想起我们之间的诺言。

可是,她现在在哪里?她过得好吗?她有没有想起我?

看着那副她画的画像,一夜到天明。

就在我已经不再奢求的时候,我居然又见到了她,还有一对可爱的儿女——我跟她的儿子和女儿。

面对她刻意的疏远,我再也不顾自己的身份,自己的骄傲,如一名普通男子,在她面前表露了我对她的爱。因为,我已经失去过她一次了,我不想再失去她。

我如愿坐上了皇位,可是我知道,我面对的朝堂波涛汹涌,容不得我半丝放松。虽然我不愿兄弟间相互残杀,但我了我的帝位,为了大清江山的稳固,我不得不这么做。

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滛色、好谀、任佞。我所做的一切,却换来这些罪名。也许我真的老人,开始在意他人的看法,我怕我死后将背负永生永世的骂名。于是,我编成《大义觉迷录》,颁布到全国各地,为自己正名。

可是这在世人的眼里,我是欲盖弥彰。面对如此结果,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失落当中,连政事都提不起兴趣。

是她,一针见血地点醒了我。是的,我是爱新觉罗?胤禛,我是一国之君,我何须害怕他人的中伤,只要我认为是对的,我就该义无返顾地去做!

而且,我还有我的云儿相信我,支持我!

别人不敢说的话,别人不敢做的事,她都敢说,她都敢做。但她的所作所为,不是因为我对她的宠爱,而是因为她了解我,她所做的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我。

虽然我是皇上,可是我还是需要亲情。自我登上帝位后,连跟我亲厚的十三弟都对我恭恭敬敬,跟我疏远了,只有她一如既往地对我。虽然她有些话,有些事触犯了我的威严,但我还是愿意包容她。我从不在她面前自称朕,因为我知道,这个身份会将我们的距离拉远。在她的承乾宫,在她的桃花坞,我们只是对普通的夫妻。

不管我待她如何好,但我知道,我此生终将欠她,我给不了她她想要的生活。即使我给她皇后之位,让她成为一国之母,也补偿不了她心中的遗憾。

如果有来生,我一定会陪着她,与她比翼双飞。

此生,我只能说,云儿,对不起!

康熙番外

八岁,朕成了一国之君。十六岁,朕智擒鳌拜,开始了真正的亲政。

自亲政以来,朕削平三藩,巩固统一;统一台湾,开府设县;抵御外侵,缔结和约;亲征朔漠,善治蒙古;重农治河,兴修水利;移天缩地,兴建园林;兴文重教,编纂典籍。朕尽心尽力地去做一个明君。朕对自己讲学习,对朝政讲勤慎。

可是,世上仍有人妄图推翻大清。

可是没想到,居然有人胆敢入宫行刺。

当侍卫团团围住他的时候,朕发现他正挟持着一个女子。看她的装扮,似乎是进宫选秀的秀女。

他以她要挟朕。笑话,他胆敢入宫行刺朕,朕怎么可能轻易放了他。至于那个秀女,她死后,朕一定会好好厚葬她的,也会好好赏赐她的家族的。

不过,这个女子很奇怪,她居然敢当着众人的面打量我,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转而又变得黯然。随后,才表现出一般女子该有的惊慌与害怕。

是她反应迟钝,还是她天生胆大?

刺客想逼我们就范,手一用力,朕看到她的衣领渐渐泛出红色。她没有像朕预料的那样大声呼救。对了,她的嘴被捂上了。

“皇上,能容奴婢说几句吗?”她的嘴刚获得自由,出口的竟是这样的请求。她看着朕的眼中有自信,有无畏。

朕很好奇,在这种危急的时刻,她会说什么。难道是替自己求情?朕准了她的请求。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是愿意有一个圣明的满人皇帝,还是要一个昏庸的汉人皇帝;如今的大清,固若汤池,凭你们的匹夫之勇,能推翻吗;有时候放弃并不代表懦弱,并不代表你是个懦夫!相反,能为天下苍生放弃自己一直以来的信仰,需要更大的勇气!

没有想到,这些道理居然出自一个女子之口,而看她的年纪也不过十几岁,她居然有如此深的见解,如此开阔的视野。

可惜,她只是个女子。如果她是男儿生,以她的智慧,以她的胆识,以后必成大器。

可她终归是个女子,看到刺客死在她面前,便昏了过去。

第二天,朕在乾清宫召见了她,并让她把昨晚那番话再说一遍。一来,朕是想看看她是否真的与众不同,昨晚那番话是不是她情急之中信口说来的,二来,朕想让朕的这些儿子们听听这番道理。虽然他们现在都很本分,但难保哪一天不会有异心。

果然,她没有使朕失望,不仅把那番道理讲得头头是道,还指出,如今的大清已经是个稳定健全的帝国了,那些反清分子只是为了尽愚忠或者是为了个人的野心,根本不足为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丫头,小小年纪,居然懂得这么多。

朕本打算再留她几年,看看把她指给哪个儿子做嫡福晋。这么聪慧的女子,怎么能便宜了其他人。

可是朕没想到,老四居然会请婚。这是老四第一次为了一个女子向朕请旨。

其实,那天老四要求送她回去的时候,朕已经发现了他待她的不同。自那年我斥责老四‘喜怒无常’后,老四已经开始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隐藏自己的喜怒。可是,那天,朕居然在老四那张千年不变的脸上看到了慌张。

罢了,既然老四喜欢,她又愿意,那朕就成全了老四吧。说不定以后,可以用她来牵制老四。

儿子们长大了,都很能干。能干是件好事,但有时也是一个隐患。

朕虽然有很多儿子,但老二在朕眼中是最重要的。

朕与仁孝皇后虽是一场政治婚姻,可是她节俭居家,宽仁待下,仪型允备,淑德著闻。为了让朕能够集中精力处理国事,她竭尽所能,把宫中治理得井井有条,免除了朕的后顾之忧。在她的辅佐下,朕得以从容面对各种政治危机。她是朕此生第一个爱上的女子,她是朕弥足珍贵的伴侣和贤内助。

可是,老天居然如此残忍,在她为朕生下老二后,居然离开了人世。朕悲痛欲绝,却无能为力,只能为她举行隆重的葬礼,只能替她好好疼爱我们的儿子。

自他被立为太子后,为了让他早日成材,朕亲自带养他,悉心培养他。而他也很争气,在各方面的表现都很优异。

可是,朕对他的过度宠爱,导致了他极为的骄纵,使他养成了暴戾的性情。朕一次次给他机会,他却一次次让朕失望。为了天下百姓,为了江山社稷,朕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废了他的太子之位。

谁将是适合大清的储君,这个问题,朕不得不重新考虑。

老八自幼聪慧,且甚晓世故,为人亲切随和,全无阿哥的骄纵之气。与老九、老十、十四交情非比寻常,与众多王公朝臣亦相交甚欢。连二哥生前也曾在朕面前赞扬他不务矜夸,聪明能干,品行端正,宜为储君。

当朕第一次废太子,令众人从众阿哥中择立一人为新太子时,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为首的朝中重臣竟联名保奏胤禩为储君。没想到,他已经这么深得人心。这正是朕所担心的。

可是,朕万万没有想到,他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他居然派人送来两只将死的老鹰送给朕,他分明是在诅咒朕。

其实,就算这件事有人设计老八的,朕也不会立老八为太子,因为他不适合。老八太过仁义,做事太柔仁,有恩无威。老八就算顺利登上帝位,恐怕也难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君主,弄不好会被群臣所制。

老八他只适合做贤王。

十三是个豪放之人,朕一直很喜爱他,一直把他带在身边。可是朕当年太过宠爱于他,使他处于风尖浪潮之中,一次次被牵连。朕为了保全他,只能让他远离朝堂。

十三他只适合做侠王。

十四的确很能干,是个将才。可是经过这些年的观察,朕发现他也不是合适的人选。

老四自被朕骂过他‘喜怒无常’后,就变得越来越稳重了,行事刚毅果断。现在的大清,的确需要像他这样一个皇帝。只是他行事过于严厉,要求过于苛刻,他恐怕不会善待他的兄弟。

幸好,他身边还有云丫头。朕相信,她能劝得动老四,她会替朕保护朕的儿子。

丫头虽然有时没规没矩,但朕却不觉得她对朕有何冒犯。而且,丫头也让朕享受到了天家难得的天伦之乐。所以,朕愿意宠她,愿意包涵她。

早前,朕已经试探过她,也让她办过一些差事,对她的能力和为人,朕是相信的。而且,朕也给了她一批心腹,帮她来做事。

朕也不知道,为何就这样相信她!

沈鲲番外

“爹爹!”我刚走到门口,一个人影便扑入了我的怀中。我笑着弯腰抱起她,“念娘乖不乖?”念娘长得很像额娘,比瑶儿还要像。

“念娘越来越懂事了,今天还替我捶背呢!”瑶儿挺着肚子走了出来。

我一手抱着爱女,一手揽着爱妻,一同走进了属于我们的家。

家,是以前的我不敢奢求的一个字。

如果当初我没有遇见额娘,如果当初额娘没有救我,如果当初额娘没有收留我,我怎么会有如此幸福的生活,我可能早就饿死街头,或者已经成了一个地痞流氓。

有太多的如果,可是我还是幸运地被额娘收留了。额娘不仅收留了我,还教我读书识字,教我做人的道理,还把她心爱的女儿嫁给了我。

额娘,我们现在生活得很好,很幸福,您看到了吗?

离开杭州后,我们便在大理安了家。

家家有水,户户有花;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这就是您口中的大理,是您向往的人间天堂。而如今,这里是我们的天堂!

箫儿现在活得很快乐,他丝毫没有眷恋京中生活,也没有眷恋那些权势、地位,只是会想您跟阿玛。箫儿已经成亲了,您的儿媳妇您也认识,就是当年您救下来的小玉。她已经放弃报仇了,现在已是个贤妻良母。

还有,我们在这里遇到了陈叔叔,虽然他至今仍为娶妻,可他依旧活得很潇洒,很自在。他还是我们认识的陈叔叔。

额娘,我们都很想您!

当知道您离开我们的那一刻,我们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京城,是丹叔叔及时拦住了我们,并把您的信交给了我们。

可是,我们不相信,您怎么舍得,怎么舍得扔下我们,追随皇阿玛而去。虽然您跟皇阿玛的感情很好,但您也一直很疼我们,我们不相信您会这么做,不相信您会扔下我们!

箫儿看完信,就激动地嚷着要回京城找弘历算帐,幸亏丹叔叔早有准备,敲晕了他。瑶儿也哭倒在我的怀里,水姨、如姨、巧姨也哭成了泪人。只有丹叔叔还保持着镇定。

“丹叔叔,你是不是知道真相?”我强忍着心中的悲痛,问道。

“属下并不知道真相,只是离开时主子吩咐过属下,让属下照她的话办。主子说,如果她不在了,您就是一家之长,您不能乱了分寸,您要主持大局,您要保护好一家人,您不能让主子失望啊!”丹叔叔语重心长地劝道。

额娘一定知道留在京中有风险,所以才急着送我们离开。可是额娘为什么不与我们一起离开呢?

在杭州的时候,我并不知道额娘的身份。而额娘在我们面前,总是显得那么快乐,那么乐观。可是,每到十月三十的时候,额娘就会做好生辰蛋糕,独自坐在亭中,从不让我们靠近。那时?br />Www.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