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揉揉太阳|岤,拿自己鲁莽的弟弟没辙,只道:“多铎,在别人的地盘上,谨言慎行!”多铎闭嘴不语。
豪格在旁边说风凉话,道:“十五叔,首领们难得见到一次皇阿玛,自是如此,比不得你这常常见到的。”傲慢无礼。豪格暗暗嗤道,你就是个没有长大的。
“你!”多铎忍耐力很差,听了豪格的酸言酸语,就要站起来和他大吵一场。多尔衮觉得脑袋越发胀痛,低斥道:“多铎!看看今儿是什么场合。豪格也少说两句,皇上还在上面坐着呢!”
“是。”两人不情愿的应道,垂下头喝闷酒不再说话。
皇太极的目光纵观全场,早就发现多铎和豪格的争执。多铎暂且不说,皇太极对豪格的期望还是蛮高的,毕竟是自己的长子。但是豪格却有个不着调的额娘,本身只会莽夫之勇,皇太极早就对其失望。还好,自己才四十多岁,采纳御医的建议注意保养,身子骨好了许多,以后肯定会再有儿子的。想到儿子,皇太极不免看了看端坐在自己的身边的漪澜。福儿才四个月大,漪澜不宜此时怀孕,再等等吧。
漪澜侧首给了皇太极一记疑惑的眼光。皇太极刚才还暗赞漪澜有皇后风度呢,转眼就看见漪澜对自己使眼色,不由失笑,想到,就是为了兰儿,自己也得多活几年才行。
漪澜见皇太极没有反应,悄悄的伸出小手去摸索他的大手。大草原晚上气温很低,虽然漪澜不怕冷,但是她的手也是冰凉冰凉的。皇太极一触到漪澜的手,便将其包裹在手心里。这样的场合,皇太极不能太早退场,连累漪澜在这陪他受冻。
“兰儿,尝尝这烤羊腿。比不上你宫里的丫头做的精致菜肴,还是很不错的。”皇太极道,又拿出贴身的腰刀把羊腿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才放在漪澜面前。
这一幕自然是落在有心人的眼里。多尔衮的眼睛里划过一道晦暗,望了一眼大玉儿的方向,见苏茉尔正伺候着大玉儿吃东西,和硕贤妃正坐在大玉儿的身边,三人有说有笑的,对主位上的事情毫不在意。多尔衮捏紧了拳头,骨骼咯咯作响,一会儿才放下。
多铎注意到多尔衮的情绪变化,道:“哥哥。既然你如此放不下庄妃娘娘,不如向皇上请旨,让他将庄妃娘娘改嫁给你算了。”多铎以前称呼大玉儿为玉姐姐,关系友好,自从大玉儿嫁给皇太极,多铎很不理解大玉儿,感情便疏离了。
多尔衮目含热泪,却什么话没说,只仰头喝下一杯苦酒。他偶尔也会有如此想法,奈何功劳不够,皇上未必愿意将玉儿嫁给自己。不过,若是更大的功勋呢?多铎的话点燃了多尔衮心里的小小火种。
“来,我们大家一起敬皇上一杯,祝皇上早日一统天下,建立万世基业。”噶尔寨站起身,举杯道。
皇太极目光一闪,笑着道:“我八旗和蒙古军民上下一心,必能战胜明朝,一统锦绣江山。干!”众人一同干尽杯中之物,倒有些豪气干云的意思。
皇太极再坐了半个时辰便带着漪澜退场了,漪澜担心福儿宝宝饿到了,皇太极担心小妻子冷到了,至于其他人怎么想,从他们脸上暧昧的笑容里看得出来。大玉儿见皇上带着姐姐走了,心里有些羡慕与嫉妒,不过很快便被自己压下来。她远远的望了多尔衮一眼,此时小玉儿已经回来,正劝着多尔衮少喝酒。大玉儿的目光一暗,笑道:“阿妈,玉儿喝了酒,有些头晕,就先回去休息了。您也早点回去吧。”
博礼见寨桑喝酒不知节制,正想去劝,但碍于陪着小女儿,不好前去,此刻见女儿主动要求离开,心里很是感动于女儿的体贴,便笑着道:“好。你先回去休息。明儿阿妈再来看你。”又吩咐苏茉尔道:“苏茉尔可要好好照顾你家格格。”
苏茉尔应是,道:“福晋放心,格格今晚一定睡个好觉。”博礼还是很放心苏茉尔的,点点头,放两人离开,自去照顾寨桑不提。
场上众人见皇帝和两个皇妃都走了,身上压力一松,便高声谈笑,大碗喝酒,气氛顿时更加热闹起来。这人一醉啊,就容易说真话,在场的人那么多,不妨被谁听见一句两句也是有的。
第二天早晨,哪家首领的小妾貌美,哪个部落的今年收成不好,哪儿的猎物好打,杂七杂八的信息摆上了皇太极的御案。这些有用的没用的东西,皇太极看得脑仁发疼,漪澜见了,帮他揉着额头道:“皇上,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
“哦?兰儿何出此言?”皇太极好奇道。
漪澜吃吃一笑,道:“皇上日理万机,哪里有这闲工夫来关心哪家的台吉娶了几个小妾?”
皇太极来了兴趣,也不要漪澜给他揉额头了,将漪澜抱着道:“那兰儿说说该怎么办?”
“要我说呀,皇上不如专门找些人来做这件事情啊。让他们分析后再把结果呈给你就好啦。”漪澜笑道。
皇太极沉思一会,道:“那得注意保密性,还得防止这些人背叛。”
不愧是皇帝,漪澜暗赞,道:“那我就不知道了,皇上,这国家大事,您还是自己想吧。”皇太极见漪澜避嫌,也不勉强她,笑道:“我的好兰儿。等着爷把这事儿办了好好奖励你。”
“好。兰儿等着。爷不不许食言。”漪澜笑道。
第三十二章 征伐朝鲜
第三十二章征伐朝鲜
十一月初,皇太极率领大队伍回到盛京。崇德元年注定不会是平静的一年。就在新年快要来临的时候,皇太极决定攻打朝鲜。
皇太极是位杰出的军事家和统帅。这时他亲自领兵打的第一个大仗是征朝鲜。自从十年前大金与朝鲜结为兄弟以来,朝鲜仍与明朝藕断丝连,对后金要求政治上尊重,但对大金要求的开市贸易、借兵等都寻找借口不肯应允。皇太极每有胜利,都不厌其详地告诉朝鲜,极力想把朝鲜从明朝一边拉过来,但收效甚微。
皇太极登帝位的典礼上,朝鲜使臣不肯朝拜,这使皇太极非常恼怒,促使征伐朝鲜战争的爆发。早在皇太极称帝以后,他已经召集心腹大臣开始出谋划策,囤积粮食,准备拿下朝鲜。
“朝鲜乃弹丸之国,与我大清既结友邦,却又和明朝关系密切,实乃两面三刀之国。对付如此小人,我大清也不必手软,此次一定要收服朝鲜,扬我大清国威。”皇太极道。
崇德元年十一月十九日,皇太极以“朝鲜败盟逆命”为由,决定亲征朝鲜。十二月一日,八旗大军会于盛京。皇太极命济尔哈朗留守盛京,阿济格驻牛庄,阿巴泰驻噶海城。第二天征伐朝鲜的大军分左右两翼出发,代善、多尔衮、多铎、岳托、豪格、杜度等随军出征。
皇太极此次出征朝鲜必是大胜而归,漪澜并不担心。但连日行军十分劳累,吃食也不怎么好,漪澜挺担心皇太极的身体能否受得住。故而,她左思右想,终于发现小筑内被她遗忘的各类书籍和一片药田。趁着皇太极与心腹研究攻打朝鲜计划的时间,漪澜临阵磨枪,制造出一些比较简单的药丸,又咬咬牙,将冰兰果子的四分之一混在其中,最后得到经悠悠认证的养身药丸。漪澜十分庆幸,小筑的前任主人是个全才,连带着宠物悠悠也略通一二,才没有把漪澜难住。
真是一文钱饿死好汉!漪澜决定自学成才,再也不要面临此种窘境。漪澜将药丸子交给皇太极,嘱咐他每隔三日吃下一粒,得到皇太极同意才作罢。至于皇太极问漪澜是哪里来的药丸子,漪澜就全往大祭司身上推。
那日漪澜与大祭司密谈后,选择性的告诉了皇太极一些事情,如海兰珠曾和大祭司生活在一起,得到高人指点,获赠一些医书、典籍等。不过当时海兰珠并不感兴趣,所以没有学,还是那次差点丧命后才慢慢的看起来,至今也只懂些皮毛。漪澜又让御医来检验一番,确认药丸子是极好的补身药后,便让皇太极贴身收藏。
漪澜想,既然自己的命运已经和皇太极分不开了,皇太极好就表示她好,所以也不再吝啬,从小筑内书房里挑选了一套普通些的功夫给皇太极修炼。皇太极四十多岁,错过了练武的年龄,这武功他练着也不能成为高手,最多强身健体罢了。不过她也没想到,皇太极一直坚持练功,许多年以后也成了高手。小筑内的东西看着普通,却实在是没有真普通的,要不怎么能被前任看入眼?不过那是后话啦。
“兰儿,你真是上天赐给我得宝贝!”漪澜的心意皇太极哪里有不明白的,漪澜能为他做这些事情,说明已经把他放在心里。他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能不感动么?
“爷,你一定要平安回来。兰儿和宝宝等着你。”漪澜呢喃道,为皇太极挂上一块玉佩,妥帖的放在皇太极的胸口上,认真道:“爷,这块玉佩一定要随身携带,任何时候都不能取下来。”漪澜强调“任何时候”,见皇太极一脸郑重的点点头,又道:“这是那个高人送给兰儿的,兰儿一直收着,连大祭司都不知道。”
“兰儿,你给了我,那你呢?”皇太极担心道,犹豫着想把玉佩还给漪澜,但在漪澜的瞪视下只好妥协。
“兰儿还有一块呢。”漪澜将自己的那块拉出来,道:“我们一人一块。”这玉佩还是在地下室里找到的,是冰兰玉佩的原始主人留下的,有一定的护身符作用,同时也可以调养身体,给皇太极再好不过。漪澜决定,等皇太极一走,她就进小筑,将地下室改名为宝库。
玉佩什么的,很容易让人往定情信物上联想,皇太极简直是太高兴啦,深情款款的道:“兰儿,你放心,我一定不负你的。”
漪澜在皇太极的怀里一头黑线。皇太极你想多啦,你只要好好回来就行,皇后那儿还得你去顶着。咱还没有到送定情信物给你的地步。我们的玉佩根本不是一对的,好伐?对不起啦,皇太极,你的人品还得不到承认,现在说这话为时过早,咱们还是骑驴看场本——走着瞧吧!
皇后娘娘疑似进入更年期,自从皇太极从科尔沁回来还没有一次去过清宁宫,她暗自里不知生了多少闷气。大玉儿不听她的话了,连哥哥嫂子也装着没有事情般。各宫主位都不是傻的,皇上一出行,就把自己的地方把的严严实实,让人插不进脚。就连关雎宫,她也不过只安排了几个小丫头进去。她的势力折损太多,漪澜对她又有防备,她也不好大动作。不过,她还保持着理智,知道现在不是追究此事的好时机。皇太极出征朝鲜在即,她强撑着精神为皇太极准备东西,打点宫务,又得提防有人趁机使绊子,劳累不堪,在皇太极出发后就病倒啦。
大玉儿不知是怎么解释来安了哲哲的心。哲哲还是很相信自己亲手带大的侄女的,在病倒后就让大玉儿来帮她主持宫务,小事她也没有心力去管,只是在大事上过目。哲哲完全是在把大玉儿当下一任皇后培养,就连苏茉尔也跟着珍哥忙前忙后。
皇后这次避开后宫三妃,直接让居五宫之末的庄妃来打理宫务的事情惹怒了贵妃娘娘。贵妃娘娘最会使的就是借刀杀人之计。所以娜木钟听到消息,发了一顿脾气过后,就想起了皇后的另一个侄女宸妃海兰珠。她不愿直接和正当权的皇后闹上,便打算挑拨在她眼里耳根子软,脾气拗的海兰珠去找皇后的晦气。到时候,她好看一场姑侄相争的大戏,调剂枯燥的后宫生活。
漪澜自皇太极走后,就不大出门了,皇后这一病,免了嫔妃的请安,漪澜更是过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日子,一心一意的教养女儿。悠悠闲闲和初四去山林里放一下风,顺手给漪澜带回不少的好东西。漪澜让悠悠和初五陪着福儿玩耍,自己就在一边看书。多亏了冰兰果子带给她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她先把这些医书看完一遍,再加以融会贯通就好。
皇后的几个人手,漪澜一回来,布鲁堪便报告给漪澜。换人、添人这事情看来寻常,其实不寻常,尤其是在主子不在的时候,两个丫头只能牢牢记下,再派人紧紧盯住那些人。漪澜担心的是,皇后这是虚晃一招,为了掩饰她真正的人手。收买才是更为隐蔽的,人都是有弱点的。她已经不能肯定皇后不会对自己下手了,特别是从科尔沁回来以后,想必哲哲对此行结果很是失望。寨桑已经放弃她这个当皇后的妹妹,哲哲难保不会出什么昏招,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娘娘,贵妃娘娘来了。”鸳鸯躬身道。
漪澜眼珠一转,就知道娜木钟打什么主意来了,不就是想把自己当枪使么?也得看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鸳鸯,去请贵妃娘娘进来,晃阿,你过来给我梳理一下头发。”
鸳鸯应是,去请贵妃进门不提。这边,晃阿问道:“娘娘,要换个旗头么?”
“不用。你给我顺顺头发就行。”漪澜道,又从梳妆盒里挑了一副清爽的头面让晃阿。平日里她嫌累赘,都不太喜欢戴着些东西。晃阿最后又给漪澜加了朵粉色蔷薇状宫花,增添了三分颜色。漪澜在穿衣镜面前照照,见自己并无不妥,才向外走去。
主殿太大,在这寒冬腊月的也太冷了些,漪澜便让人引着娜木钟去了东暖阁。暖阁里的火炉拨得红红的,到也不显冷。朱红色的门帘一掀,漪澜便走进去,顿时便让冬日里沉闷的房间一亮。
娜木钟年龄较大,漪澜位份较高,所以漪澜只叫了一声“贵妃姐姐”,娜木钟便赶上来寒暄道:“妹妹,我的年龄比你大些,就舔着脸称呼你一声妹妹啦,还请妹妹不要责怪才好。”
不怪。你本来就比我老,要是你喊我姐姐,我才膈应呢。漪澜心里如此想,嘴里却柔柔的道:“贵妃姐姐入宫比我早,我应该叫你姐姐的。”
娜木钟仔细打量一下漪澜,笑道:“妹妹这身衣服穿着可真好看,就像个小姑娘一样。”
你才小姑娘呢!讽刺我装嫩,不懂规矩才是真。“哪里比得上贵妃姐姐端庄典雅?”漪澜掩口笑道。你倒是端庄典雅给谁看呢?
娜木钟一顿,见漪澜笑靥如花,心里恨得牙痒痒,明明都是快三十的人了,怎么保养得跟个少女似地,就连大玉儿看起来都比漪澜老几岁。随即想到今天来的目的,又把妒火压下去,笑着道:“姐姐今儿来啊,是找妹妹叨嗑叨嗑。庄妃妹妹近来被皇后娘娘喊着协理宫务去啦,怕是没有空来找妹妹说话。”
“唉!妹妹确实辛苦,都怪我,带着福儿,不能帮姑姑和妹妹的忙。”漪澜满是歉意与愧疚的道。就是不接你的招。
娜木钟见漪澜并未体会到自己的深意,也不知真假。宫里的女人最在乎的莫过于儿女,其次才是权利和皇宠。眼珠一转,便有了新主意,笑道:“皇后娘娘也是太忙碌啦,连十格格回京都没有看一眼。”
漪澜点点头,道:“我也能体谅姑姑的辛苦,疏忽一些是难免的。何况福儿那么小,我有心抱去清宁宫给姑姑看,却又舍不得福儿吹风。真是对不起姑姑啊。”
“你!”娜木钟差点脱口而出,你怎么这么笨,人家姑侄俩联合起来排挤你呢。
漪澜迷惑的望着娜木钟,差点让她提不起那口气来,勉强笑道:“哎呀,皇后也是您的姑姑,按理也应该叫着你一起打理宫务才好,就算因为十格格,你不能常去,你也该偶尔去看看,帮扶一下的。没有姑姑只劳累一个侄女的理。”
“贵妃姐姐说的也是。我是该主动去帮着姑姑的。”漪澜不耐烦和娜木钟磨叽,点点头,赞同道。
娜木钟心里呼口气,暗道,好不容易。总算是请动了这尊菩萨。“既是如此,那我就先走啦,不打扰妹妹你。”
“好,姐姐慢走!鸳鸯,你送送贵妃娘娘。”漪澜道。
“不用啦。我自己走。”娜木钟头也不回的道。今天她被漪澜郁闷到啦,好歹目的达到,哪里用得着人送,步下生风的走了。
第三十三章 崇德二年
没有皇帝的皇宫是怎么也热闹不起来的。皇后哲哲病体未愈,以“为征伐朝鲜大军多存银钱”为理由简办除夕宴。命各府福晋不必进宫拜见,在家为出征将士祈祷。崇德元年的新年,后宫众妃齐聚清宁宫,吃一顿团圆饭,并不一起守夜,说笑一会儿就各自散了。
这个年很是冷清,大部分人都过得很不安稳,急切盼望着前方的军报传来。终于,崇德二年的正月十五日元宵佳节这日,前线捷报传来:正月初四日,大军北渡汉江,距朝鲜王京二十里驻营。初七日,大军战胜朝鲜全罗、忠清两道援军,但是六十六岁的额驸扬古利被朝鲜一败卒击中身亡。李倧“势穷情迫”,称臣请罪。
收到捷报的哲哲一下子有精神了,先通知扬古利家准备丧事,遗体将在五日后运回盛京,后又吩咐人向各家各户报喜。扬古利已是六十六岁高龄,此次是为国捐躯,倒让他府上得了体面,等皇上回到盛京,还会论功行赏,对家族来说是个好事情。所以,扬古利的府上倒是开开心心的准备丧事,这也算是喜丧。
二月初二日,皇太极自朝鲜班师回朝,留下多尔衮,阿济格等人善后。此次征伐朝鲜大捷,从此朝鲜变成了清朝的藩属。朝鲜对清朝以前是兄弟相称,现在是执藩臣之礼。不久阿济格领兵攻克皮岛,斩明将沈世魁等,彻底解除了清朝攻向关内的后顾之忧。
皇太极得胜之后,一刻不停赶回盛京。由于朝鲜已降,回程途中再无阻碍,在二月十七日便抵达。盛京皇宫大清门大开,皇后哲哲率后宫嫔妃在崇政殿前面的广场上正装以侯。晌午时分,皇太极身穿明黄|色盔甲,驾着绰勒飞奔而来。
皇后领着众人拜倒,高呼万岁。皇太极疾步向前,一手扶起皇后,一手扶起位于皇后右侧的漪澜,道:“皇后,你辛苦啦。”
哲哲泪盈于睫,道:“为皇上分忧,臣妾不辛苦。”
你辛苦的都病倒了。此时当着众人的面,皇太极不得不给皇后面子,笑道:“朕此次征讨朝鲜大捷,带回财宝若干,你们通通有赏。”
“谢皇上。”众人再次拜倒。皇太极拉着漪澜和皇后的手,她俩只是微微俯身称谢。
皇太极看了一眼哲哲,笑道:“皇后也在这儿站了这么久,就先回宫休息吧,朕待会儿去看你。”
“是。皇上。”哲哲当然明白这不过是个托辞,皇太极真正挂在心上的是宸妃,倒也颇为知趣的告退。她不由暗叹口气,果然玉儿没有骗自己,皇太极今儿简直是对宸妃以外的女子视如无睹。
皇太极招来御撵,带着漪澜回到关雎宫。关雎宫里的晃阿早就收到消息,说皇上和主子正朝着关雎宫来,忙吩咐了人去准备热水和饭食。小丫头们做得格外精心,想着今儿皇上和主子心情好,没准全部都有赏呢。
漪澜亲自服侍皇太极洗澡后,两人又一起吃了饭。虽然皇太极很想来点那什么,不过漪澜把他推出了门。皇太极一想,可以先到皇后那里点卯,晚上再回关雎宫那不是更好么?
在去清宁宫的路上,皇太极就在沉思最近收到的宫中密报。去年在科尔沁的时候,漪澜提出这个想法,他再加以改进利用,首先就在皇宫中安置了一批人马。这几个月,即使远在朝鲜,他对皇宫的掌控力度却丝毫不减,甚至有些隐隐加强的趋势。这次回来后他打算将情报系统铺开来,要在整个盛京,乃至整个大清撒一张大网,什么事情都不能无法逃过他的眼睛。
皇后,在他离开盛京之后,立刻便称病,让权给庄妃。哲哲反应得很迅速,从科尔沁得到消息,知道自己成了弃子,便推大玉儿出来,和兰儿对峙。好算计!皇太极这回才真正认识到女人的智慧谋
下载Shubao2.
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