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除了乌氏倮之外,在兵造方面,相邦司马昌也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申屠二在被任命为兵造总工师之后,热情高涨的申屠兄弟将技术革新的重点放到了铁器的锻炼上,同时,在铁石的开采方面力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
其实,这样的进步也是可以理解的,大秦中央兵造的工匠人数达到了五万之众,一旦这些工匠中的大多数转型去研究铁器锻炼技术,其工艺上的飞跃是必须的。
由申屠二亲自监制,用开采的铁石打造出来的第一把铁剑已经摆放在了傅戈的案头,在刚才的试验中,铁剑与青铜剑的相互碰击,呈现的结果竟是一面倒,五把素以坚韧闻名的秦国青铜剑在这一把铁剑的碰击中被碰出了道道口子。
端正平直的剑身朴实无华,一如申屠二的性格,未露锋芒之时就是一个极不起眼的独臂瞎眼老人,而一旦有机会展示才华,则立即放射出夺人的光芒。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好剑的评价是什么,就是李太白的这一首诗了。
剑不出鞘的时候并不是杀人的武器,而且普通的非常不起眼,甚至可以深藏身与名,但是剑一旦出鞘,则杀气暴涨,十步杀一人,丝毫也不含糊。
“司马相邦,申屠工师,你们辛苦了,不知这铁剑在规模打造方面还有什么难题,有的话尽管提出来”见到一番辛苦的投入终于有了回报,傅戈也是心情大好。不过,很快他就从司马昌和申屠二的凝重的神情里发现了问题。
“傅相,这铁剑锻炼过程倒是没有大的难题了,不过,囿于关中一带优质的铁矿稀缺,锻铁工艺要想扩大规模难度很大,目前来说,虽然工匠们经过了仔细的斟察,发现了几处矿山,但这些矿山出采的铁石成色也是很杂。因此,述老朽斗胆直言,锻炼这样一把好剑不难,但要想成批量的锻造出同样的铁剑装备军队,则需要有更足色的铁矿才行。”
申屠二一字一句的艰难说着,他的表情也是极为痛苦,作为一个视铁器技术革新为生命的匠师,他知道这一番话说出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目前秦国不可能有大规模打制铁制兵器的能力,意味着他辛辛苦苦追逐了大半生的梦想又将落空。
关中缺铁,傅戈现在终于明白了秦人为什么执意要用青铜剑作为武器的原因所在。
“除了关东,还有什么地方盛产优质的铁石”努力了却依然没有得到回报,傅戈忿忿然一剑削落案几一角,不甘心的喝问道。在关东的韩、赵故地,都有优质的铁矿资源可以利用,而秦国所在的关中却没有,这样的先天差距若是长久下去,必须会引发一连串的不利反应,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傅相,除关东外,已探明的只有蜀郡临邛一带有优良的铁石矿藏,可惜,通往巴蜀的道路现在被叛军阻断,不然的话”司马昌黯然道。
没有先进的铁器装备军队的话,秦军就无法在技术上形成对关东诸侯的优势,这对于秦国来说是相当不利的一种情形。
南并巴蜀,越来越变得迫切起来。
然而,根据侦骑从汉中传回来的消息,这半年来,汉王刘邦为了阻止秦军出褒斜道威胁汉中,他在斜谷的南口驻扎了重兵守卫,以褒斜道的险峻秦军想要强行通过,几乎没有可能事实上,若不是刘邦还想着占领咸阳的念头,他早就一把火将栈道给烧了。
在傅戈熟知的那段历史里,韩信这位大将军以暗渡陈仓之计迷惑了章邯,最终使得汉军兵取关中,进而夺取天下,如今,情形反转了过来,秦军要想奇袭汉中,这同样的一计是否也能获得成功
纵算对韩信有相当的信心,但这一次南并战略的实施真真正正是事关全局,由不得傅戈不忧心焦虑。
相比于当前军事上死守关中的困局,秦国在经济上的发展这半年来倒是有了不小的进步,在鼓励商业、贸易、奖励耕种等一系列休养生息有力措施的激励下,靠近咸阳人口较为密集的三辅地区首先恢复了生机。
百姓有了积蓄,带动的是交易的活跃和商业的繁荣,进而带来的是国库的丰裕,当看到曾经被耗尽一空的大秦国库终于又有了一点底子时,傅戈心中不仅升腾起强烈的自豪感。
傅戈在为秦国的未来操心,大秦的百姓、朝廷的百官也在为他们的丞相大人的婚事劳心费神,自打安阳公主嬴真从临洮回来后,安阳公主府中就传出了公主身体有恙的传闻,公主这一路受了惊吓生病这本也是正常的事情,但在一些成功的消息灵通人士透露下,公主这一病却不是生病,而是有喜了。
公主有喜,和谁好事者马上抓住了这其中的疑点,难道是匈奴单于冒顿,这公主于匈奴人,那十月怀胎生出来的岂不是野种
这一时间,咸阳城里猜测满天飞舞,其中自是不乏有聪明的猜到了傅戈才是在嬴真肚子播下情种的那个人。
丞相与公主之间传出风流韵事,这个标题就是没有一点的内容,也足够吸引无数八卦男女的眼球,让他们为之津津乐道,其实,这件事说到底还是要怪傅戈施行的言论自由的政策,这同样的事情若是放在始皇执政时期,那哪一个敢多说皇家的一句坏话,轻者割去舌头,重者直接砍头诛连,以冯正的话来说,那些黔首们又岂敢如此放肆
一枪就命中目标,这效率也太高了点吧
罪魁祸首的傅戈面对嬴真似嗔还喜的羞涩目光,也只能报以无奈的苦笑,这天大地大孩子最大,虞姬那边刚有动静,嬴真这里又跟着添起乱来,这往后的丞相府可就热闹了。
大秦新元二年的元月一、二日。
对于咸阳城乃至整个秦国的百姓来说,都是两个欢天喜地的日子。
这两天,丞相府门前人头涌动,热闹非凡,这些人挤在这里的原因只有一个,傅戈这位年轻的秦国丞相要迎接新嫁娘了,而且,不是一个,是二个。
一个是安阳公主嬴真,另一个是虞姬。
一年半之前,傅戈与虞姬在军中仓促举行的婚礼实在太过简单,这让他心中始终有些愧疚,现在,身居高位的傅戈希望能以一个隆重的婚礼来给虞姬一个交待。在前一日先迎娶虞姬,以为大,在后一日再娶入嬴真,以为小。这些个表面文章虽然似不起眼,但却是必须要事先有所区分的,要不然,这后院可就有失火的危险。
不过,很快傅戈就发现,他这些个算计完全是杞人忧天,刚刚踏进丞相府大门,嬴真这位新嫁娘就悄悄的将大着肚子的虞姬拉到了一边,一番窃窃私语的女人间倾诉之后,傅戈的这两位美貌动人的老婆就安心的到房中去交流育儿经了。
女人在有了孩子之后会改变性情,这一点傅戈在嬴真身上倒是真体味出了变化,这位平素大大咧咧的公主在育儿问题上可以说是两眼一摸黑的主,若不是有虞姬陪着开导,这位美艳的公主竟然连怀孕时呕吐这个正常现象都弄不清楚。
闲言少叙,这些个家务事不是傅戈这个大老爷们关注的热点,事实上,有两位夫人和众多的侍婢帮衬着,笨手笨脚的傅戈着实也帮不上什么忙。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鸟
第一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鸟
大秦新元二年的三、四月间,持续数年的大规模战乱忽然有了平息的迹象,在关东,项羽的裂土分封政策虽然让一些野心没有得到满足的诸侯感到忿忿不平,但慑于项羽这位西楚霸王的赫赫声名,他们也只能暂时忍下这口怒气,在这些郁郁不得意的诸侯中,汉王刘邦就是其中一个。提供
汉王,顾名思义就是被分封到了汉中这个偏远人烟稀少地方的当草头王,其实,以刘邦的实力和名气,断断不致于只分得汉中这一小块地方,在起兵反秦的各路诸侯中,唯一能够与项羽平起平座隐隐有分庭抗礼的就是沛公刘邦。
项羽分封刘邦为汉王,目的再是浅显不过,那就是一方面削弱刘邦这个未来竞争对手的实力,另一方面借刘邦之手来阻扼秦军经汉中袭取楚国故地,这一石二鸟之计着实相当的高明,傅戈若想夺取巴蜀以为后方,那就不得不先和刘邦火拼一场,而若是刘邦想壮大自己的实力,不论是南取巴蜀还是北攻关中,也必须要和秦军死磕。
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能想出这一个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得分不少的妙计的不是别人,当然是项羽身边的那位首席智囊亚父范增。龙困浅滩,若不能及时脱围而出,势必会错过争夺天下的时机,这一点项羽范增能瞧得清楚,傅戈刘邦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这几个月来,在函谷关和临晋关碰壁而回的项羽在范增、英布、钟离昧等人的建议下,已经逐步调整了原先的猛攻关中以图迅速灭亡秦国的设想。
对于关中的秦军,他采取了以遏制为主的策略,以楚军为主力的诸侯联军在沿函谷、蒲坂、夏阳这一线布下了重兵,构成一道坚实的防御屏障,这样一来秦军想要出关中作战的话,就立马被遭遇诸侯大军的围杀。
同时,对于分封后有反抗野心的各路诸侯,项羽的手段也是雷厉风行,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军权在握岂容他人说三倒四,这就是项羽之所以被人称为霸王的原因,这个被项羽第一个试刀的不是别人,正是由项梁一手扶上楚王位置的怀王熊心。
细说起来,熊心和历史上的那位被羁秦国的楚怀王不仅血缘相亲,而且性情也是大同小异,两个人俱都是那种志大才疏的类型。
自被扶上楚怀王之位后,熊心就一心一意的为能掌握大权而努力着,在项梁在世时,根基太浅的他还只是蛰伏,而项梁在定陶死后,熊心就立即摆出了楚王的威仪,他迫不及待的任命了带自己逃出楚宫的宋义为上将军,并将追随项梁征战的英布、吕臣等诸路军马都划归到了宋义名下,而项羽只得了一个次将的虚职。
接下来的事情已经不用再多说了,霸王项羽闯营斩落宋义人头,楚军猛袭巨鹿击溃秦国精锐,而就在项羽威望日重的时候,熊心也没有放弃最后的努力,他屡屡向前线的楚国大将下命令让他们离开项羽返回彭城。
这屡次三番的挑衅和拖后腿的举动最后终于彻底惹翻了性如烈火的项羽,既然你不想做这个有名无实的义帝,那么干脆就不要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