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 71 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想想若是项羽知道这一回又是傅戈在背后策动了这场战乱的话,他一定会暴跳如雷,心中燃烧起打下函谷关的浓浓战意。

“傅帅,想不想再在这乱局中添一把烈火”对于这场关东战乱有兴趣的不只是傅戈一人,大将军韩信也敏锐的哺捉到了战机。

二月二十八日,刚刚从函谷关、蒲坂、夏阳一线视察回来的韩信兴冲冲的奔进丞相府的书房,指着箭头繁复的关东兴奋不已。

“这火如何添法,大将军且说来听听”傅戈笑着抬头,看了看信心满满的韩信,心中已然猜到了七、八分。

“傅帅,刚刚接到消息,我军正面的楚军主力英布军转向南下了,如果我没有料错的话,他们应是接到项羽的命令前往韩地平叛的,英布这一走楚军布下的密集防线就有了漏洞,我军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奔袭敌后,杀他个措手不及,这样一可以扰乱楚军的后方补给线,二也可以策应章邯,减轻其压力。”

听罢韩信的建议,傅戈想了想,问道:“大将军是否有意兵出夏阳,席卷燕赵故地”韩信的建议确实值得考虑,趁着项羽忙于剿平章邯之机,出兵奔袭燕、赵这个计划相当的诱人。

果不其然,听到傅戈这一问后,早有准备的韩信从怀中取出一卷皱皱巴巴标注着燕、赵山川河流及驻军布防的羊皮地图,沉声说道:“知我者傅帅也,燕赵乃楚军战马补给之咽喉,若我军先以一支偏师穿插于敌后,则项羽骑军纵算再勇,无上好战马的话也只能徒乎奈何”

决定一场战役的因素都很多,哪一方掌握的资源优势越多,取胜的把握也就越大,在这一点上,掌握和控制优良马种确实是一记厉害的杀招。

目前的形势下,单单扼住关中这一条线路还不足以彻底切断楚军战马的来源,项羽完全可以通过北地的燕、赵等地获得上好的匈奴战马。因此,要想让秦国骑军在未来的战场上比对手拥有更大的优势,袭扰燕、赵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那大将军准备率领哪一支军队出征”傅戈笑问道。英雄所见略同,对于韩信的军事才能,傅戈不曾有半分的怀疑。

“我要李烈和他的一万骑军,只不知道傅帅舍不舍得”韩信会意一笑,年轻的脸上神采奕奕,在项羽手底下屡屡建议却终不得重用的他现在终于找到了发挥才能的舞台。

“这”傅戈稍稍犹豫了一下,韩信这是将定了自己,谁不知道李烈的骑军是秦军中的的宝贝,轻易不会动用,现在韩信提出让这支骑军担当偏师袭远的重任,这分明是要考验傅戈这位统帅的魄力和胆识。

“傅帅,燕赵之地乃是平原开阔地带,正适合骑军纵横驰骋”韩信用希冀的目光注视着傅戈,神情切切。

“好吧,大将军我相信你的才能,我也答应你的要求,李烈和他的一万精锐大秦骑兵,现在都归你指挥了。”又来回踱了几步,傅戈终于下定了决心,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骑军一直养在家里也不是个事,好男儿需要在战场上证明自己,否则的话只能是温室里的一朵花朵,经不起严寒风霜的考验。

“多谢傅帅,信一定不负重托”韩信胸有成竹说道。说实话,在这一路来时韩信心里还有些忐忑,傅戈,这位同样年轻的秦国丞相能同意这个建议吗毕竟这是一次相当的冒险行动,一旦失败的话,秦国将会赔上辛辛苦苦训练出来的骑军,失去这一支机动力量意味着什么,韩信当然清楚,意味着秦国将失去反攻的潜力。

现在,一切疑虑都打消了,对于这一次傅戈能采纳他的建议,并让他单独率领秦国最精锐的这支骑兵奔袭燕、赵,韩信心中万分的感激,在感激的同时他也感到肩上沉甸甸的,因为他清楚为了组建起这一支骑军傅戈付出的代价,现在,可以这么说,秦国最精锐的将士都交到他韩信的手里。

三月四日。

距离韩信提出北进燕赵的建议只有四天,在夏阳,整装待发的一万秦国精骑在猎猎作舞的旌旗作伴下,即将踏上千里转战的行程。对于未来的艰难险阻,将士们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他们有的只是纵横驰骋沙场的信心和勇气,有的是千里奔袭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看着这一支威风凛凛的骑军,看着李烈等将领投来的炽烈目光,执意前来送行的傅戈不禁有些依依不舍,他的声音也有些沙哑哽咽。

“傅帅,司马大人,放心吧,我李烈不奏凯歌决不回兵”

披甲持锐的李烈兴奋的大声叫嚷着,自夏阳奔袭战后,骑军一直没有再参加过大的战役,这让李烈心头痒痒的,特别是在汉中大捷的消息传来时,他更是求战心急,可惜汉中的山地不适合骑军作战,他也就只能干着急瞪眼看着陈武、郦疥这些个步军将领威风八面,终于这一回轮到骑军出手了,而且一出战就单独奔袭敌后,这让李烈如何不心花怒放。

“李烈,我警告你,这次出征需完全服从大将军的命令,切不可意气用事,更不可违抗将令,否则的话我会用军法严厉处置你。”

傅戈扳起脸,厉声喝道。对于李烈他还有些不放心,象李烈这样性情骄傲的年轻将领,如何让他无条件服从命令确实是个难题,以往作战命令都是傅戈亲自下达的,李烈对于一力将北方军团保存下来的傅戈自是没有二话可说,但这次却不同了。

韩信虽然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但毕竟曾是一员降将,在一些秦军将士的眼里,他的命令会不会也一样拥有绝对的权威就难说了。大军远征在外,一切没有了约束,若一旦演绎出将帅不和的悲剧,则秦军的处境就不妙了。

“傅帅放心,我李烈一定听从大将军的命令。”李烈神色一凛,高声应道,他也听说了这次远征是韩信一力向傅戈谏议促成的,就凭这一点,他李烈也要敬服韩信三分。

“傅帅,我和李将军已经拟定了行军计划,大军在渡过夏阳之后,会一路往西拿下魏地的安邑,然后沿汾水北上取平阳、太原,奔袭南皮、井陉等地傅帅觉得有什么问题的话,尽可以随时和我联系。”见傅戈心有不舍,生怕这一行变卦的韩信连忙报出一连串地名,打气道。

“有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具体的行军路线和战役指挥都由大将军你说了算,我绝不干预,我只是希望这一趟远袭,将士们都能平安回来”傅戈淡然说道。

对于韩信此时的心思他心知肚明,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想想后世的拥有八百万之众的蒋某人之所以会连吃败仗,就是因为时时干涉前方将领的决定所致,这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所以象遥控指挥这样的蠢事他傅戈是绝不会去做的。

“出发”

韩信感激的向傅戈投来一眼,然后大喝一声,飞身上马,扬鞭起步大军带起滚滚烟尘,蹄声如雷,响彻大地。

目送着远征的军队由近至远,渐渐消失于地平线上,傅戈心中不觉浮过一丝怅然,眼睁睁的去看着将士们上阵撕杀,这一种滋味当真不好受,若自己还是当年的一个小兵或者一个统兵的校尉时,此时必定已经身在这支队伍中,骑着飞驰的骏马,高举锋利的战刀,呐喊着冲锋在前。

可惜,那样的日子或许只能在梦中缅怀了,已是一国之相的他现在身不由己,他不可能象韩信、李烈一样率领军队出征,他必须坐镇后方,统御这纷乱复杂的全局。

正文 第二百零五章分而治之

第二百零五章分而治之

“也罢,乱世男儿就该有一往无前的霸气,倒是我有些儿女情长了”远眺骑军消失于眼视之中,傅戈摇了摇头,不禁喃喃自语。提供

“傅帅哪里是儿女情长,而是在羡慕骑军健儿能够纵马撕杀吧”司马亮与傅戈相处的时间最久,也只有他也最了解傅戈心里会想些什么,这不,他这一句话立即击中了傅戈心底的要害。

“最了解我的,还是司马呀”傅戈尴尬的哈哈一笑而过,秦国最精锐的骑军由韩信率领着前往千里之外征战,面临孤军作战境地的这支军队补给只能依靠就地取食,就此可以想象这个差使无疑相当的危险。

对于已是一国之相的傅戈来说,即便很是羡慕以前只作为一员将领的洒脱,但他也必须明白,有得到就必须有放弃,现在的自己永远也不可能回到未恢复记忆之前了。

“哈哈,傅帅又何尝不是最了解我司马的人呐”兄弟相知,贵在交心。傅戈和司马亮的交情已经经过了血与火的考验,他们之间已经不需要再用更多的语言来表达彼此的感受了。

“对了,司马,南方有什么重要消息传回吗”

感慨过后,总带着些许怅然的傅戈向司马亮询问起了巴蜀一带的境况,自从平定了巴郡叛乱之后,秦国借助军队的力量,在加强巴蜀两郡统治的同时,更开始有目的是拉拢和分化夜郎周边的一些小国,以期达到逐步孤立夜郎,削弱其实力的目的。

夜郎坐落于黔中、黔南的崇山峻岭之中,它的都城位于牂柯江上游的支流月亮河畔,夜郎王的宫殿就建造在这里。

夜郎的东南面是南越,统治那里的是赵佗的五十余万秦国南方军,它的西面是滇国,滇王是故楚国将领的后裔,他们这一支军队在楚国被秦灭亡之后改换服式,顺从当地习俗在滇地定居了下来。

在巴郡与夜郎国、滇国之间还有且兰、头兰等蛮族部落,这些部落在历史上曾经归附过秦朝,始皇帝曾设立黔中郡并被一个叫常頞的人去管理这些个地方,不过,在二世皇帝即位之后,秦国在这些地方的派遣的官员基本上不是被杀就是逃跑了,这些个部落也就重新回到了的状态中。

“且兰已经表示愿意重归我大秦的治下,头兰杀了我们派去的使者,并派兵阻断了通往巴郡的道路,而滇王迟迟没有回复,似乎还在犹豫之中”司马亮的回答直截了当,没有一丝一毫的拖泥带水,这正是傅戈欣赏他的地方。

“速速回告栾布,南方战事不能拖延太长了,头兰王既然死心塌地的投奔夜郎,那么就干脆灭了他,也让滇王等其它还在观望的部落看一看,究竟是夜郎实力强,还是我大秦国力雄壮”傅戈冷冷一笑,沉声道。

三个蛮族三种不同的态度,这一点也不奇怪,且兰离巴蜀最近,在感受到秦国的强大压力后选择归附正常不过,头兰王的女儿是夜郎国的王妃,有了这一层姻亲关系,头兰王自然会对秦国的使者采取决绝的手段,而地处南方的滇国则两不相帮,希望等到秦国与夜郎拼出个胜负之后再作决断,既然这样,那么就先拿态度最坚决的头兰开刀,杀鸡敬猴灭了这个夜郎国的爪牙再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