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围炉取暖、相拥,在亲密无间的一次次温存接触中,傅戈终于一点点的打消了虞姬对于未来的恐惧,并让她对两人的感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同时,他们的努力也有了回报,一个盼望已久的小生命如期来到了。
“什么,你说,你是说有了”面对一脸羞涩的虞姬,傅戈狂喜的一把抱紧了虞姬,紧紧的,再不松开。
“放手呀,别吓着了孩子”虞姬嗔怪着,即将做母亲的喜悦洋漾在她的脸上,那是一种旁人无法领会和体会的幸福。
“什么时候有的,我怎么不知道”傅戈傻傻的问道。
“还不是上一次在车里”虞姬羞红了脸,当时的Yin旎光景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羞涩万分,如果要找一个形容词来说的话,或许只有疯狂两个字可以。
好几天的王子公主的童话生活过后,一切都将回归到现实中来。
咸阳城,丞相府。
傅系重要人物聚集一堂,卫尉司马亮、郎中令郦食其、廷尉冯正、博士伏生、相邦司马昌等文臣,韩信、郦商、李烈、郦疥等武将悉数到齐,让他们这些重要人物在百忙中赶来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决定大秦在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会议在争论中开场,气氛实在热烈。
是仿照秦国统一六国的策略再一次的以横扫为目标,还是以北进为主攻方向,先彻底解决掉匈奴这个后患,然后等兵强马壮之时再出兵中原,这两种选择对于秦国来说,都是有利也有弊。
以关东为目标收复中原这个策略的好处在于有始皇帝统一的前鉴放着,众多的经验可以借鉴,连横、离间、远交近攻,这一个个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宝贵经验就是秦人的财富,况且,关东的形势现在也是暗流涌动,虽说项羽凭借着强大的实力搞裂土分封政策,暂时安定了各路诸侯,但只要形势有变,不甘受制于人的诸侯们一定会反戈相向。
而这一策略的弊端也存在,那就是以秦国现在的实力,单一击破关东的哪一路诸侯都不在话下,甚至于包括最为强大的项羽楚军,但是,一旦诸侯们象历史上发生的以合纵战略对付秦国的话,那么,结果就难以预料了。
另外还有一点,始皇帝时的大秦还有经受住失败的底气,而现在的秦国却是没有,说得更明白一点,那就是傅戈的手里没有足够的预备队,后备军,一旦手中的这十万余精兵猛将有重大折损,他连补充的可能都没有。
没有预备役兵卒,这是貌似强大的秦军现在面临的最迫切的难题,人员的补充不象其它,能够在短时间内从别的地方调运,或者从敌人手里缴获,长期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已经让秦国的军力到达了一个临界点,换句话说,现在就算傅戈想征兵他也没办法征到,除非他把女人和未满十七岁的男童给推上战场。
正是看到了这些不利之处,以冯正、司马昌和未曾与会的杨翁子为代表的一些傅系官员提出了另一个方略,那就是北击匈奴,乘着匈奴人为争夺单于之位相互争斗的机会,出动大军向北方挺进,以战养战,以资蓄资,这样一来既能长期消弥匈奴在北方的威胁,又可以使匈奴人的战马、牲蓄、奴隶成为秦国最好的补充。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一章向南向南
第一百七十一章向南向南
北伐匈奴
若大秦真的能象历史上的大汉一样成功将匈奴人往西边的欧洲驱逐的话,完全占据了漠南、漠北草原和西域的秦国将会变得强大无比,那时将有数以万计的上等战马可供选择骑乘,还有数不清的来自各族的善战兵士加入到军队中。到那里,丝绸之路的开通将不再是遥远不可及的梦想。
然而,这一切真的能如此快的实现吗大秦现在真的有国力支撑一场大规模的征服行动吗
种种的疑问接踵而来,傅戈心中倏的涌动起些许的不安和烦躁,匈奴人真的这么好对付吗吃一堑长一智,尽管吃了一个大亏,但匈奴的实力犹在,冒顿被杀和损失了五千余兵士对于拥有三十万带甲之士的匈奴人来说确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但它并不致命。
“诸位大臣,将军们,北伐匈奴的策略我不赞成,这个战略看似如一张美丽的画饼,但却无法用来充饥,原因有三,一是匈奴人目前的实力犹在我秦国之上,若我军主动寻机作战,一时难以找到匈奴之主力,相反,倒有长途行军孤军深入被歼的风险;二是冒顿这一死,匈奴各部落争相为单于之位内斗,形势对我们是很有利,但反过来说,一旦我军北上作战,那匈奴人极有可能会摒弃内斗,转而一致对抗外敌,如此情况下我军就是再强,也挡不住急于复仇的匈奴骑兵;三是我大秦国内形势不充许,北伐匈奴势必劳师远征,这大军悬于国外,万一函谷关和秦岭这一线有激变的话,那大军回援不及,这关中根基可就危矣。”
说出这一番精辟见解的是司马亮,这位从棘原成功带回二万余北方军团精兵的卫尉大人可不是省油的灯,事实上,在傅戈率军出征的这一段时间内,正是他主持了咸阳的政局,并且,牢牢的把守住了函谷和武关道,褒斜道这三处护卫关中的要道。
同时,在朝廷内部,附属于秦王子婴的最后一位得力官员内史韩谈也因为贪污问题被御史内参,最终被免去了内史的官职,没有了韩谈这个出点子的干将,安阳公主嬴真也心归了傅戈,子婴由此彻彻底底的对权力死了心,他的精神寄托已完全放到了如何长生不老修道升仙上面。
“司马大人既否定了北伐匈奴的战略,那么对项羽的四十余万诸侯联军你又有什么好的破解办法”持北伐观点的冯正、伏生等人当然不会轻易认输,他们抓住了东进战略的弱点大做文章。
四十余万诸侯联军,这么庞大的兵力确实听起来足够吓人,相比之下,秦国在关中的兵力只有十万出头一点,除去必须留守北方边境监视狼子野心匈奴人的三万将士外,真正能够拿出来投入作战的兵员只有七万左右。这样推算下来东进战略实施的话,势必会面临以少击众的战况,面对勇猛凶悍的项羽,谁又能保证仗仗都获得胜利
面对这一严厉的质问,司马亮也是哑然无语,蓝田关大捷、临晋关保卫战胜利、函谷小胜、临洮击杀匈奴单于冒顿,这一连串看似风光的军事荣耀在大秦的百姓和不识军务的热血份子看来,确实象极了秦国已经从战乱中恢复强国本色一样,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作为与傅戈一路并肩走过来的战友和兄弟,司马亮清楚,为了这些胜利,傅戈付出了什么,每一次的以弱击强,每一次的如履薄冰,再这样冒险下去,保不证哪一次幸运之神会弃你而去
先前,大将军章邯率军连破陈王胜的张楚军队,戏亭、渑池连败周文、荥阳大捷,陈县再胜,定陶击杀项梁、这一连串的军事胜利也算得上辉煌之极了,可结果怎么样呢还不是在巨鹿失败了,说到底,一穷二白起家的诸侯们败得起,失败了他们还可以重新聚集军队再来,而秦军则败不起,一败之后他们就再没有了翻身的机会了。
“各位,就目前的情形来说,我们的迫切任务一是尽快恢复关中的经济,尤其是农业生产,在这方面铁具的推广力度要加大,还有乘着这个冬季一些荒废的河渠要进行加固翻修,以应付来年春天的大水,在牧业方面,河套地出产的战马要在第一时间配备给骑军,以帮助他们尽快扩充形成强大战力。同时,在兵造方面,铁器的锻造技术还要不断进行创新改进,矿山的开采力度也要进一步加强,希望在来年的春天,我们秦国能够锻造出第一批能用于实战的长柄环首战刀。二是要把下一步的军事重点放到秦岭以南,特别是对汉中方向,尤其要加大侦察的力度,我们要争取重新打通与巴蜀的联系,只有拥有了巴蜀这个大粮仓和大后方,我大秦才有了振兴的双翼。”
双翼,当初秦惠文王时大将司马错就是通过伐蜀为秦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军事基础,它的意义和商鞅变法同等重要。而今,秦国面临的形势与那时虽有不同,但也极其类似,只不过南并战略的对手不再是楚国,而是换作了老对手汉中王刘邦。
“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而待敌。”对于占据了关中的秦国来说,只有在地势上占据优势,试想如果刘邦抢先一步控制了巴蜀之地,那么关东诸侯就能继续对秦国保持两翼夹攻的态势。
“傅帅,要取巴蜀必当穿越秦岭天堑,司马错将军之所以能攻蜀计成,是趁了楚人轻视巴蜀汉中的便宜,今刘邦汉军扼守关道,我军纵有精锐之师也难飞渡,这又如何是好”秦岭之险对于想要保住关中的秦国来说,是天然的屏障,而对于想要谋取天下的秦国来说,则反倒成了阻碍,因此,虽然对傅戈在大的战略方面没有疑问,但在具体战术执行上郦商还是持有保留意见。
飞渡,若真的能拥有一支空军就好了,关山险隘,崎岖栈道,那都算不得什么。可是,这又怎么可能,纵算傅戈拥有了天书的技能,也不足凭脑子里的模糊印象和点滴回忆复制出飞机大炮来,倘若这样的奇迹真的发生了,那只能这么说傅戈已成为了万能的神。
原本就是一介破落失业学子的傅戈自然不是神,要不然他也不会被市委书记家的二世祖欺负,而今,凭着艰辛的努力和浴血拼命才获得眼前一切的他,更相信一句话:奇迹就在你的一点一滴的努力中,只要有梦想,就有可能会实现。
飞渡不成,还可以偷渡,空军的梦想无法实现,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典故傅戈却是熟得不能再熟了,如今,在历史上创造这一奇迹的人就在他身边,有韩信这个军事上的天才在,秦国大军闪击汉中、攻取巴蜀的构想一定能实现。
其实,傅戈心里还有一个期望没有说出来,作为大秦南方军中的一员,他还期望打通自巴蜀经夜郎通向南越的道路,将滞留在岭南的五十万秦国将士迎回故土。
大秦新元初年的十二月,距傅戈接掌秦国的权位已经有半年多了,这六个月里,征战的硝烟自始至终伴随着复生的秦国,危机此起彼伏,每一日都过得艰辛异常。不过,在这临近岁末的时候,好消息终于接踵而来。
这些天来,冬日的积雪将咸阳城装缀成了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这样寒冷的天气本是百姓最难熬的日子,不过在今年,这年景比之往年倒有了好转,停止修建郦山陵墓和阿房宫让被强征劳役的百姓有了充裕的耕作时间,徭役赋税的减免,加之老天帮忙难得的风调雨顺,关中终于迎来了近年来少有的一次大丰收。
仓禀足而民心安。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吃饱肚子比什么都重要,只要能不挨饿,他们是断断不会产生推翻官府的念头来的。更何况,现在关中各郡、县的官员是由他们自己选举出来的,推翻了这些人,那谁又能保证接任者会做得更好呢
接着报上喜讯的是治粟内史乌氏倮,这位精明过人的戎族大商人在登上秦国财政大臣宝座之后,充分发挥了其奸商的本色,贩卖牛羊、贩卖盐巴、贩卖布匹、贩卖由吴楚江南转道运往西边的丝绸、甚至于贩卖从北边掳掠来的奴隶,只要是能赚钱的买卖,乌氏倮可是一样也不甘落于人后。
有大秦的朝廷作为后盾,有连战连捷的秦队倚为靠山,乌氏倮的生意做得相当的红火,纵算在战火不断的日子里,他也能千方百计的想出生财之道来。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二章迎娶双娇
第一百七十二章迎娶双娇
商人趋利,每每虑事总以利为先,正是因为这一看似自私自利,但却暗含真理的信条让商家在诸子百家中排到了末尾。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轻视观念使然,傅戈重用乌氏倮的做法在朝廷内部并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
况且,自打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就施行重农轻商的政策,这三百余年来,正是拥有了关中和巴蜀两处大粮仓的支撑,秦国才能建立起一支足有百万规模的庞大军队。有成功的经验在前,后来者往往会习惯于照搬照抄,而不去想另拓一条新的路子。
不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