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9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老家辛苦种地的农民。

犹记得那是他娘临终的前一晚,老太太半夜突然惊醒,看着守在病床边的他,含笑说道:“海子,娘觉得就是这一两天的事了。河子、小溪子偷偷来了好几次了吧,我早就知道了。明天让他们进来吧,母子没有隔夜仇,虽然以前说了狠话再也不认他们、没生过他们,可临死了总要见上一面听他们叫声娘不是。”

王海忍不住又开口询问道:“娘,当初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没解放那会日子那么苦你都没有丢下我们不管,我不信爹不过是有可能受到处分,你就会丢下病得要死的孩子和有可能遭难的丈夫狠心离开,是不是那个女人做了什么?”

老太太看着他精神恍惚了一会,一脸苦笑道:“都现在了,你们也成家立业了,她也是老太婆了,你想知道娘就给你说说吧。你还记得当初河子、小溪子病得厉害要用外国药吗?”

王海点头道:“记得,娘你是因为这才离开卫生队找爹去的。”

老太太慢慢回道:“我离开卫生队找到你爹办公室时,你爹不在,那个女人坐在你爹的办公室指责我不识大体、撒泼耍赖破坏了你爹的名声,害的他要被隔离审查作风问题。那个女人和你爹的事我知道的不少,你爹的不少同志都觉得她们两个才是经过生死的革命伴侣,而我只不过是家里强迫的包办婚姻包袱,早就应该断绝关系。知道她因为救你爹不能生孩子,我才放了心,我有你们三个孩子,只要我不答应离婚,他们两个再要好也得偷偷摸摸一辈子。可一听你爹出了事我一下子就慌了神,苦苦哀求那个女人让她帮你爹,可她扭头就走了。

你爹是师长啊,我不信就没愿意帮他的同志,我去每个办公室找人,可人家都说没办法那是组织上派的在调查。至于我说到的外国药,大家就更是听都没听过,说只有比你爹都大的首长才能搞到。我跑了半天一点办法都没有,还是回家给你们拿衣服,政委的老婆偷偷的指点了几句,我才知道原来人家是等着我自己提出离婚呢。

找来当初接咱们来北京的那两个你爹的警卫员,让他们带着我去了那女人的叔叔家,因为你爹的事怎么办就是他的一句话。那女人的叔叔说了这些事她侄女都不知道,他不忍心看着侄女受苦私下出面解决。只要我和你爹离婚,他和那女人就是正常的革命感情,你爹就包管什么事都没有。还有只要我带着你离开北京,河子、小溪子的外国药立马就能用上。要是光你爹,才几年的夫妻情分,我可以撑着不离婚,大不了咱们一家再回老家种地。可现在是河子、小溪子的两条命呀,我当娘的能因为名分就舍了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

我当时就答应了,我心里清楚你爹的那两个警卫员跟那女人是一伙的,那女人现在肯定就在她叔叔家。出了门没等走出院子我就又跑着弯了回去。我来时门口的警卫员,就都赶到了院子门口,到了客厅门口正好听到她叔叔说‘这事咱们算是欺负了人家乡下女人,要不是看在你们十几年同生共死的情分上,我不会破这个例。要是一开始直接让新生寄回去离婚信,把孩子带回来,那里用现在这么麻烦。这件事我替你瞒着新生,记住了,下不为例。’那女人说‘新生也是这么打算是,可要是不经上一回,孩子们就算是带回来也不和我贴心,总记着他们乡下的娘,我养着有什么用。是这个女人太不开窍,那么多人明示暗示她都死赖着不走。又不能由新生开口提离婚,不然我哪里用硬是有可能毁了新生名声的办法逼她?说起来老天爷也是看不过我和新生有情人不能成眷属,不然两个孩子怎么好好的突然就病了需要外国药。”

我听完就踹开了门进去,指着那叔侄的鼻子威胁他们必须要保证河子、小溪子全须全尾,不然就是闹到再高的领导那一头撞死,我也会把他们所有人都拉下水,谁都别想好活。等回了老家,我看你小小年纪就顶门立户张罗家里的事情,又穿上了破裤烂袄。你可是你爹的长子,凭着什么他们不要脸的在城里享福,怕你懂了事养不熟撵回来。这可是一辈子的事,我当娘的要为你争一争,不能就那么容易随了他们的自在。我就进城给那女人发了电报,‘海子回不去,我就回去争’,他们这才派人接你去的北京。

后来我到了北京咱们见了河子、小溪子,你不知道当天晚上那女人就过来找我,说我要是把事情说出来,她就把你调出去。至于会不会调到一去就没命的地方,那她就说不准了。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反正娘已经是这样了,吃好喝好能见着你们就足够了,河子、小溪子怨就怨吧,只要他们过得好比什么都强。”

第 25 章,

安顿好了海子,大嫂子妯娌几个又带着二丫去了村边几家手艺人那里定了家具、皮货。等了三四天看干爹他们只顾着拆迁药王庙、挖井,她则是悠闲的偶尔跑到渣石地里监监工。

在二丫以为大家顾不上她手中的药方时,柳叶期期艾艾开口道:“姑,你看海子都开始认字了,姑你是不是也顺道学一些?”

见二丫意味不明的看向自己,柳叶红了脸解释道:“我没别的意思,姑你别多心。你祖上传下来那么多药方,要是自己识字不管是传下去,还是拿出来配制、研究都会方便不少。学好了,以后对海子兄妹的学业也能指导一下。”

说完语气更加坚定的表明道:“姑你就不想出口恶气,在那没良心的跟前抬头挺胸?女子的思想要解放,不仅是男人能当家作主,出门工作,女人有本事照样可以。有药方在,以后肯定不缺钱,认字学本事把自己慢慢变的有学识、有教养,把海子们也培养出来。不过是拿命拼前程的兵匪罢了,等找到那没良心的,咱先嫌弃的不要他,跟他离婚。”

二丫闻言失笑,差点忘了这位侄媳妇是位进步新青年。面粉厂家的大小姐,性格倔强的敢兵荒马乱时就一个人回家寻找亲人,面上看着和和善善、温温柔柔,其实也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骄傲性子。

这个提议正好让自己识字变得理所当然,二丫闻言神情肯定的答应道:“谢谢柳叶你了,你说得对,我自己越来越好,让那没良心的见了羞愧才对。凭什么他做了不要脸的事还挑挑拣拣,我先不要他才对。”

听到二丫同意,柳叶立马从抽屉里拿出准备好的识字书、笔墨纸砚,催人奋进的鼓励道:“我和娘跟奶奶说过,姑一看就是个上进的。那么多药方,要是没毅力恒心,哪能一字不差的背下来。姑你放心,你记性那么好,认字的事肯定也快。”

二丫不好意思道:“其实我没嫁人以前跟爹学过用毛笔,可惜就只学了个架势,字却是一个没学。”

繁体字当初得到空间后,因为里头的古书,二丫无奈努力钻研了几年,加上繁简字对照字典,算是能认个差不离。不过毛笔字实在就是惭愧的鸡爪划拉,不过现在正好符合初学的笨拙。

二丫一下午学会了二十个字,被柳叶惊呼为记性太好,太适合念书的人。等到下午吃饭时老爷子笑眯眼的鼓励道:“刚才听你干娘她们说你一下午就学会了二十个字,不错、不错,以后好好学多认些字对你好。”

接着终于提起药方合作的事道:“今早药王庙终于迁好,剩下的就等挖出水来了。你现在已经在村里站稳脚,接下来药方的事你是怎么打算的?”

二丫想了一下回道:“我祖上的药方挺多的,以前手头药材有限只试着做了两三种。不知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药方?干爹你们商量一下,我背出来大家配好药看看。”

刘掌柜闻言沉思一会道:“要是最需要的,一是你那个强身健体丸一类消炎恢复元气的,二是内外伤药,三就是止疼药,现在兵荒马乱的那两味药最好卖。还有现在各地来往不方便,药方的药材都的是些普通容易弄到的。”

二丫参观过四姓族人后其实就有了个想法,光是自己出成药方子,以后的天长日久了总有没招的时候。四姓族人本来就是御医传人,手里精妙的方子不少,如果他们能发掘自家方子的价值,岂不是更加方便。

结合现代的中西药情况,二丫开口道:“行,这三种药我这里有好几种方子,至于药材是不是容易弄到的,等我背出方子来干爹你们自己看吧。其实,干爹你们自己也能试着做成药呀。”

刘老爷子来了兴趣催促道:“有什么主意,闺女你快说。”

二丫不好意思道:“其实也是我想出来的,我家祖传的药方虽好,可我没办法做。以前家里人们受了凉发烧或是热着了、病了,都是一碗苦药汤子或是一大粒丸药,折腾半天才能用了。现在兵荒马乱的,有时候根本等不及找郎中熬药。要是这些常用药都能做成一小颗、一小颗的成药,大家方便的时候买上几瓶,特别是离药铺远的人,以后觉得不对了按药服用,那不是对谁都方便。”

被二丫一提醒,刘老爷子脑中灵光闪现的觉得这条做成药的路,对四姓族人真是莫大的福音。 四姓各家都有祖传的好方子,要是能做成成药,就是一小半,那就足可以和现在流行的西药争个长短。到时看他们谁还敢瞧不起他们这些老古董郎中,只相信穿个白褂子的西医。

刘老爷子想完没等饭端上桌,就兴奋的要出门去找人商量,老太太赶忙阻止道:“你这老头子着什么急?先吃饭,现在村里谁家不是饭点上,你不吃人家也不吃了?这药的事又不是一下子就能做成的,不管什么事吃了饭再去也不迟。”

二丫也帮着劝道:“干娘说得对,虽说不太了解,可也知道汤药变成药不是说说就能行的。我那药方子正好都是成药方子,咱们还是先配制他们吧。不然我在村里这么被大家照顾,却一点力都不出实在是不好意思。”

被两人一阻拦,刘老爷子自己也觉得有点冒失了,想了下吩咐道:“那行,还是你的成药方子保险点先配着。不过明天大家凑齐了这事我的好好说说,不能再吃老本的开始好好动动脑子了,不然以后光靠你的祖传方子撑场面,我们四家御医传人也太没脸面了。”

吃完饭刘家的几个孩子和海子兄妹三个凑在一起,在院子里嬉笑着绕圈圈。老太太和大嫂子、二嫂子、二丫、柳叶在一旁说着闲话。

听到她们说起水源的事有了结果,过两天要开始进山的事,二丫好奇道:“干娘,进山得几天,是不是跟我们那一样捡酸枣、摘柿子、枣、核桃那些。”

老太太带笑解释道:“那用的了几天,那是男人们,咱们女人一般就在村边上的这几个山头。早起背上筐带上干粮和水,下午就回来。运气好的,大人小孩连背都背不动,还得家里人再运一趟。现在山上的野东西正是成了的时候,不赶紧着就坏了。家里有孩子的更是愿意现在多进山几趟采些野果子,回来放地窖里,一冬天孩子们都能有个零嘴。”

二嫂子闻言笑道:“娘说的对,我小时候最喜欢酸枣面子、沙棘膏子,家里做好没事了吃一口,酸的脑门都疼!”

然后叹气道:“咱们四姓族人算是好的,家里有其他的贴补不在乎这些,孩子们能时常换口味。村里其他人家这时候一家老小不停歇的进山,采的东西做好了一点都不留的运到山下换成粮食,小孩子们只能趁着进山采的那两天过过嘴瘾。”

药村的情况和大王庄差不多,进山采的野物都要换成东西。而且相比安生的药村,不时有鬼子、二鬼子来扫荡的大王庄人们是生活要更苦一些。

作者有话要说:安顿好了海子,大嫂子妯娌几个又带着二丫去了村边几家手艺人那里定了家具、皮货。等了三四天看干爹他们只顾着拆迁药王庙、挖井,她则是悠闲的偶尔跑到渣石地里监监工。

在二丫以为大家顾不上她手中的药方时,柳叶期期艾艾开口道:“姑,你看海子都开始认字了,姑你是不是也顺道学一些?”

见二丫意味不明的看向自己,柳叶红了脸解释道:“我没别的意思,姑你别多心。你祖上传下来那么多药方,要是自己识字不管是传下去,还是拿出来配制、研究都会方便不少。学好了,以后对海子兄妹的学业也能指导一下。”

说完语气更加坚定的表明道:“姑你就不想出口恶气,在那没良心的跟前抬头挺胸?女子的思想要解放,不仅是男人能当家作主,出门工作,女人有本事照样可以。有药方在,以后肯定不缺钱,认字学本事把自己慢慢变的有学识、有教养,把海子们也培养出来。不过是拿命拼前程的兵匪罢了,等找到那没良心的,咱先嫌弃的不要他,跟他离婚。”

二丫闻言失笑,差点忘了这位侄媳妇是位进步新青年。面粉厂家的大小姐,性格倔强的敢兵荒马乱时就一个人回家寻找亲人,面上看着和和善善、温温柔柔,其实也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骄傲性子。

这个提议正好让自己识字变得理所当然,二丫闻言神情肯定的答应道:“谢谢柳叶你了,你说得对,我自己越来越好,让那没良心的见了羞愧才对。凭什么他做了不要脸的事还挑挑拣拣,我先不要他才对。”

听到二丫同意,柳叶立马从抽屉里拿出准备好的识字书、笔墨纸砚,催人奋进的鼓励道:“我和娘跟奶奶说过,姑一看就是个上进的。那么多药方,要是没毅力恒心,哪能一字不差的背下来。姑你放心,你记性那么好,认字的事肯定也快。”

二丫不好意思道:“其实我没嫁人以前跟爹学过用毛笔,可惜就只学了个架势,字却是一个没学。”

繁体字当初得到空间后,因为里头的古书,二丫无奈努力钻研了几年,加上繁简字对照字典,算是能认个差不离。不过毛笔字实在就是惭愧的鸡爪划拉,不过现在正好符合初学的笨拙。

二丫一下午学会了二十个字,被柳叶惊呼为记性太好,太适合念书的人。等到下午吃饭时老爷子笑眯眼的鼓励道:“刚才听你干娘她们说你一下午就学会了二十个字,不错、不错,以后好好学多认些字对你好。”

接着终于提起药方合作的事道:“今早药王庙终于迁好,剩下的就等挖出水来了。你现在已经在村里站稳脚,接下来药方的事你是怎么打算的?”

二丫想了一下回道:“我祖上的药方挺多的,以前手头药材有限只试着做了两三种。不知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药方?干爹你们商量一下,我背出来大家配好药看看。”

刘掌柜闻言沉思一会道:“要是最需要的,一是你那个强身健体丸一类消炎恢复元气的,二是内外伤药,三就是止疼药,现在兵荒马乱的那两味药最好卖。还有现在各地来往不方便,药方的药材都的是些普通容易弄到的。”

二丫参观过四姓族人后其实就有了个想法,光是自己出成药方子,以后的天长日久了总有没招的时候。四姓族人本来就是御医传人,手里精妙的方子不少,如果他们能发掘自家方子的价值,岂不是更加方便。

结合现代的中西药情况,二丫开口道:“行,这三种药我这里有好几种方子,至于药材是不是容易弄到的,等我背出方子来干爹你们自己看吧。其实,干爹你们自己也能试着做成药呀。”

刘老爷子来了兴趣催促道:“有什么主意,闺女你快说。”

二丫不好意思道:“其实也是我想出来的,我家祖传的药方虽好,可我没办法做。以前家里人们受了凉发烧或是热着了、病了,都是一碗苦药汤子或是一大粒丸药,折腾半天才能用了。现在兵荒马乱的,有时候根本等不及找郎中熬药。要是这些常用药都能做成一小颗、一小颗的成药,大家方便的时候买上几瓶,特别是离药铺远的人,以后觉得不对了按药服用,那不是对谁都方便。”

被二丫一提醒,刘老爷子脑中灵光闪现的觉得这条做成药的路,对四姓族人真是莫大的福音。四姓各家都有祖传的好方子,要是能做成成药,就是一小半,那就足可以和现在流行的西药争个长短。到时看他们谁还敢瞧不起他们这些老古董郎中,只相信穿个白褂子的西医。

刘老爷子想完没等饭端上桌,就兴奋的要出门去找人商量,老太太赶忙阻止道:“你这老头子着什么急?先吃饭,现在村里谁家不是饭点上,你不吃人家也不吃了?这药的事又不是一下子就能做成的,不管什么事吃了饭再去也不迟。”

二丫也帮着劝道:“干娘说得对,虽说不太了解,可也知道汤药变成药不是说说就能行的。我那药方子正好都是成药方子,咱们还是先配制他们吧。不然我在村里这么被大家照顾,却一点力都不出实在是不好意思。”

被两人一阻拦,刘老爷子自己也觉得有点冒失了,想了下吩咐道:“那行,还是你的成药方子保险点先配着。不过明天大家凑齐了这事我的好好说说,不能再吃老本的开始好好动动脑子了,不然以后光靠你的祖传方子撑场面,我们四家御医传人也太没脸面了。”

吃完饭刘家的几个孩子和海子兄妹三个凑在一起,在院子里嬉笑着绕圈圈。老太太和大嫂子、二嫂子、二丫、柳叶在一旁说着闲话。

听到她们说起水源的事有了结果,过两天要开始进山的事,二丫好奇道:“干娘,进山得几天,是不是跟我们那一样捡酸枣、摘柿子、枣、核桃那些。”

老太太带笑解释道:“那用的了几天,那是男人们,咱们女人一般就在村边上的这几个山头。早起背上筐带上干粮和水,下午就回来。运气好的,大人小孩连背都背不动,还得家里人再运一趟。现在山上的野东西正是成了的时候,不赶紧着就坏了。家里有孩子的更是愿意现在多进山几趟采些野果子,回来放地窖里,一冬天孩子们都能有个零嘴。”

二嫂子闻言笑道:“娘说的对,我小时候最喜欢酸枣面子、沙棘膏子,家里做好没事了吃一口,酸的脑门都疼!”

然后叹气道:“咱们四姓族人算是好的,家里有其他的贴补不在乎这些,孩子们能时常换口味。村里其他人家这时候一家老小不停歇的进山,采的东西做好了一点都不留的运到山下换成粮食,小孩子们只能趁着进山采的那两天过过嘴瘾。”

药村的情况和大王庄差不多,进山采野物的都要换成东西。而且相比安生的药村,不时有鬼子、二鬼子来扫荡的大王庄人们是生活要更苦一些。

第 26 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